走进校园

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1-27 点击次数: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因此,计算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部分。特别是一年级的计算教学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必须打好扎实的基础。计算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将直接影响他以后的计算能力。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创设情境,理解算理 

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事物的感知来理解算理。 

二、教师对计算类型进行归纳,并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的计算方法。 

一年级上册的计算类型可以归纳为一下:10以内的加法、减法(如3+452);十几的数的组成(如10+31441510);十几加几或减几(不进位、不退位)(如15+2152);十几减十几(如1812);20减几(如203);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如8+4125);两步计算(如5+67)。 

三、视听结合,加强口算的训练 

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的基本形式。视算是通过看,想,说,得出结果,听算则是通过听,记,说出得数。课堂上常常要进行视算和听算这样的口算练习,它不仅可以激起学生计算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四、对学生常常错的题进行个别跟踪。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发现有的孩子常常错同一题(如有的学生总喜欢算6+8=15),可以把学生喜欢错的题记录下来,在课间和同学们一起活动时说给他答一下,多进行几次,学生就能够记牢了。 

五、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加强严格训练。

1.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作业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一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2.“一看、二想、三计算”的认真计算习惯。 

计算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但恰恰有许多学生没有这一良好的习惯,拿到一道计算题没有看清数字,没有弄清楚运算顺序,就算起来了,所以在计算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习惯。  

3.认真检查的习惯。 

一道题初步计算完了,不能算计算完全结束了。学生在计算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学生进行仔细的检查。比如,数字看错没有运算顺序错了没有,写错了没有等。有的还可以进行检验和验算,看结果是否正确。 

总而言之,数学计算教学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既是基础又是重点。从小学一年级起必须抓好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做到计算熟练迅速,方法灵活多样,结果正确,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苏州市昇平实验小学校[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