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制订本规定。
一、多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学校通过学校官网、班级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等,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校长杯”足球联赛、冬季三项比赛、校园田径比赛、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让家长和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重要性。通过每年的体质监测,以及体质健康报告书等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体育健康课程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为确保各班级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学校在专门召开教师工作会议,成立校领导为专门领导小组,督促检查各班级活动情况。体育组教师将课间分区域分散活动安排,鼓励老师和学生共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三、多种形式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为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
首先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25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同时提前制定活动方案,规定好每天的活动范围和活动项目,真正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
其次,每节课间不拖堂,不留课间作业,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最后,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各年级有不同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体育教师加强指体育家庭作业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四、真教研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教研以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为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依靠足球特色项目,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足球项目的训练。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校长杯”足球联赛、“低年级趣味运动会”、“田径达标运动会”、“冬季三项”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构建完善的“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体育竞赛体系。我校体育老师积极参加校级、区级及以上的教研,进行集中备课。
五、积极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学校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作为绩效考核体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日常工作中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并把原始数据资料保存,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让学生通过合理的评价体系能更健康成长。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
同时,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最后,严格执行眼保健操,每天红领巾小队对各班班级眼保健操进行考评,每周通报一次,做到“高效”控制。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
六、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每年开展大型体质监测,多次多项目的数据测试,通过条形、柱形、折线统计等形式,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我校建立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通过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七、建立健全责任机制。
学校召开体质专项会议,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会议通过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每月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学校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责任落实到人,最后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
八、强化督导检查。
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作为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内容,开展动态监测和经常性督导评估。体育教师每年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每年两次大型全面监测,发现不足,及时整改。同时强化监测结果应用和约谈问责制度,通过年级教研组长和班主任反馈,进一步发挥质量监测体检仪的作用。
九、强化家校联系。
学校将学生体质管理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后,开展了动态监测。通过信访日和家校联系电话、微信群等形式,扩大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发现相关问题及时改进,切实保障学生体质健康科学管理。
苏州市东大街小学校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