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佳
女儿五年级,面对她的种种变化,虽然我是教师,但也和大多数家长一样,也存在困惑和迷茫。对于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也尚处于学习、尝试、摸索的初级阶段,这也是我自己生命的成长过程。下面就和大家来分享一下我的几点成长心得:
一、家长要多学教育知识,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
孩子能否优秀,关键靠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配合,但是,社会好不好我们是不能把握的,学校的老师好不好我们也不一定能把握,唯独对我们自己是可以完全把握的,我们不能把自己孩子这个宝压在别人身上。只要我们的教育方法得当,我们的孩子无论碰到什么样的老师都不会差,碰到好老师就会更好。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这样我们做家长的不是很累么,再说我们又不是什么家庭教育专家。我想说的是,有谁生下来就是专家呢,不都是靠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研究才逐步专业起来的吗。做学习型的家长,可以让我们成为教育自己孩子的专家。如果我们怕这个过程太辛苦,那么我们又凭什么去指望自己的孩子比人家的孩子更优秀呢。
二、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思维习惯
曾经读到过哈佛大学的一个理念: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不在于他的能力和经验,而在于他的思维方式。因为思维指导行动,行动影响习惯,习惯形成品格,品格决定命运。我平时比较注重对孩子以下三个思维习惯的培养:
培养孩子多动脑筋的思维习惯
一直以来,我女儿的学习成绩不错,以数学学习为例,尽管我自己是个数学老师,但是平时女儿遇到什么数学难题,我从来不直接告诉她该怎么做,用什么方法做最好。相反,我更愿意看到她“一次次犯错误(当然不是那种低级错误)、碰钉子、一点点发现问题的线索、一步步改进方法”的过程。我要求女儿不要仅仅满足于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还要多想想解决这个问题还有没有什么更快更好的方法。虽然这个过程会多费一些时间,但孩子收获的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还有爱动脑筋的好习惯。这些都是直接把所谓的好方法教给孩子所不能给予的。
经常能听到女儿独自在书房里拍桌子、拍脑门、大呼小叫的声音——那是女儿好不容易又解出了一道难题的兴奋状,用女儿的话来说就是:“比吃了一个哈根达斯还爽!”
培养孩子遇事不抱怨的思维习惯
遇到什么挫折,凡是怪别人的人都是被动的,别人好他就好,别人不好他就不好,这样的人注定要失败;凡是主动的人都会找自己的问题,能够把握自己,这样的人才能够成功。成功的最大敌人就是“怪别人”这种思维习惯。
为什么很多孩子的毛病总是改不了,就是因为他在内心深处从不认为是自己的错,总认为是别人的问题,所以他改不了。因此,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就要改变怪别人的思维习惯。这是家庭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培养孩子做事分清主次的思维习惯
一个做事分不清主次的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是不可能成功的。现在有的学生上网成瘾不读书,谈恋爱不读书,这些都是家庭教育不力的结果,说明我们家长没有注意培养孩子从小做事要分清主次的思维习惯。
每天我女儿坐下来做家庭作业的时候,我让她做的第一件事都是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把当天的作业按重要性编一个顺序,涉及自己薄弱环节的作业是重要的,得先做;涉及自己熟练环节的作业相对次要,可以后做,甚至不做。这一点,在作业多时特别有效,因为作业一多,越做在后面的往往质量越差,那时候人也累了,脑子也糊涂了。而我女儿做到了把最有效的时间花在强化自己的薄弱环节上。这样做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有帮助。
三、重过程、重态度、重细节,淡化结果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不聪明但勤奋、做事认真负责的人,朋友总可以很放心地把什么事情都交给我。我经常给女儿讲自己学生时代的事,也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女儿勤能补拙,即使没别人聪明,也可以以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情的细节处入手,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只要把这种过程坚持下来,实现目标那是顺理成章的事,好结果,你看重或不看重,它都在那里。
在女儿的日常学习过程中,我关注的往往是女儿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效率,而不是考多少分数。我会因为女儿的一份书写潦草或到处都是修正带痕迹的作业、一个审题不清或粗心大意的错误、一次效率低下或心不在焉的复习而批评女儿,但决不会因为女儿考了多少分数而动怒。因为我觉得只要在过程、态度、细节上做到位了,分数只是副产品。就算结果不尽人意,那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我告诉女儿,在人生中,许多的成败和得失,并不是我们所能预料到的,很多的事情也并不是我们所能承担得起的,但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后的坦然,其实得到的也是一种快乐!
孩子到了五年级,作为父母也需要跟上来,不能停留在一年级的水平,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个学习型的家长,让我们的生命“再次成长”。
亲子作业
父母带着孩子选择一个晴朗的秋日,到郊外野餐一次,彼此亲密交流。
在开放的自然环境里,孩子更会敞开心扉。
建议讨论话题:
1.最近你的心情不错,能否与我们分享其中的原因?
2.新学年啦,和原来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遇到过烦恼的事情么?方便的话和我们聊聊。
3.讲述一些自己工作或者学习的近况,将积极的能量贯穿亲子交流全过程。4.我们一起面对改变,更新我们的生命观念,你说你的理由,我讲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