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运用“生活即教育”理论在数学学科中创新学生学习方法的实践研究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26 点击次数:

 

(江苏省陶研会“十三五”陶研专项)课题研讨活动记录表

 

活动主题

运用“生活即教育”理论在数学学科中创新学生学习方法的实践研究

------《三位数减法的笔算(不连续退位减)》教学研讨

活动时间

3.29

参加对象

马瑱瑜、钱佶、顾晓丽、唐丽洁、周晓历、汪靓、方润蕾、顾晓丽

活动目的

通过联系已有的减法笔算知识学习三位数减法的笔算,体验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活动安排
(发言记录)

说课

方润蕾:我准备从复习导入,让学生计算已经学过的两位数减两位数,明确笔算两位数减法的方法,这样可以激活已有认识和经验,促进学生通过知识、方法的迁移,主动学会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总结减法笔算法则。教学新知时结合图书馆借书这个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列出减法算式,三位数减法笔算的法则与两位数减法笔算的法则是相通的、一致的,学生按原来的认识和经验,一般就可以完成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所以在设计上,把减法笔算直接让学生完成,并相对比较突出退位处理,促进学生主动感知和体验过程,获得笔算的直接经验,然后引导学生“回顾上面两题的计算过程”,促进学生尝试回顾、再现“计算操作”,并联系自己的“计算操作”归纳法则。

研讨

钱佶:贯穿整课的情境连续,但没有掌控好整个课堂气氛。设计时延续了原先图书馆的情境,这样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为了能唤起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有比较好的精神状态,需要老师运用教学机智在语言的组织和引导上更让学生感兴趣。

马瑱瑜:板演的形式很好,但应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板书小结后总结了计算注意点,但没有引导学生把知识进行迁移,无论计算竖式还是口算都应遵循“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的算理,这样可以为今后的退位减法的教学做扎实铺垫。在之后完成计算时应多问一句“为什么要对齐?”能让学生对比树上的算式后更好掌握这一算理。

唐丽洁:二年级的学生对抽象的比较没有概念,老师应做出实际的引导,用记号来帮助学生理解。如能在更深入探讨减法的其他经验方法的话更利于今后的教学,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以及减法之间三个数字的联系,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周晓历:如不局限于形式,更关注学生的能力训练效果会更好。

汪靓:教师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但应注意语言的规范和严谨。一句“错了”可能就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了打击。在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在一个学生忘记写横式得数的时候,要指出不是“错误”而是“不完整”。做到计算指导细致后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和自信心的培养。学生在叙述收集数学信息的时候,老师还要加强信息叙述方式,不应该再让学生看图说话。

顾晓丽:普遍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差,追究原因是新课程的教学设置中,练习巩固题大量减少。课堂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让学生“说”,挤占了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中缺少了练习巩固的时间。因此,应该尽可能的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练习量,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活动评价及反思

这次教研活动,我们研究的主题是计算数学,其中影响小学生运算准确率低的因素之一就是学生的基础。数学本身是一个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数的运算自然也存在基础问题,而这种基础几乎与智力无关。再聪明的孩子,如果没有牢固掌握,熟练运用前面所说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新知识的学习中都会比较困难。结合《三位数减法的笔算(不连续退位减)》,在熟练掌握两位数减法笔算的前提下,如果学生理解了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那么它就具有了进一步学习的良好基础,而这种基础的具备如果是在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中自主探究而理解和掌握(特别是算理),那学生不会出错或出错甚少。因此,本节课的自主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是学生有能力探究到的。

活动系列材料

 

 

 

 

 

苏州市昇平实验小学校[版权所有]